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食药安全 > 正文
分享到:
    
地方食药机构改革龟行背后
2013-07-03 11:26:38 来源:华夏时报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食药监总局”)正式成立之后,地方食药监管体制的改革进展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根据《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中给出的时间表,省、市、县三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改革工作,原则上分别于2013年上半年、9月底和年底前完成。

但本报记者近日采访多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后发现,省级机构改革并不顺利,目前尚没有一个地方明确表态完成或“基本完成”该改革。

“机构改革还没开始,其他部门的职能还没整合过来。”河北省食药监局办公室一位负责宣传的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进展不顺

6月17日,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国食品药品安全和监管体制改革工作,再次强调要确保机构组建按时到位。

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刘佩智近日在食品安全周活动上表示,目前,国家食药监总局的组建工作已经基本到位,下一步的重头戏就是地方监管体制的改革。

但地方监管体制改革进度明显落后,不仅记者联系的部分省市未明确表态完成改革,记者查询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地方新闻频道,也没有一个地方发布“三定方案”出台的消息。

即使是机构改革进展较快的湖北省,一位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也仅是对记者表示,“省一级机构改革已接近尾声。”

但当记者追问机构改革涉及到多少部门、人员的调整时,该工作人员表示,“‘三定方案’还未最终确定,不方便对外透露。”

本报记者还注意到,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目前只有北京市至今没有成立食药监局。药品监管由隶属于卫生局的药监局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则由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各相关部门实施,该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北京市工商局,目前北京市16个区县都成立了食品安全办分支机构。

记者近日致电北京食品安全办询问机构改革进展情况,被告知应咨询北京市工商局宣传处,而该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你应该去问市委市政府,机构改革这样的事情不是工商局和食品办能说了算的。”

“地方食药监局的机构改革肯定有快有慢,因为食品监管工作本身非常复杂,这次机构改革涉及职能调整的部门比较多。”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高秦伟这样告诉记者。

“广东、陕西、天津等地改革试点得比较早,可能进展相对比较快,而北京由于没有成立过食药监局,食品安全工作主要放在工商局,要改起来肯定会困难得多。”高秦伟说。

  省级是关键

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此次食品监管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改变以往的多部门分段监管模式,“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等。将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和检验检测机构划转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根据高秦伟的研究数据,此次改革可能涉及“10万人的卫生行政执法队伍和20万人的卫生技术支撑队伍;农业部也建立了13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和179个省级质监中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全国设置的食品质量监测机构更超过3000个”。

“改革食品监管体系,最关键的步骤在省一级食药监局。”高秦伟告诉记者,按照国务院的改革思路,食品安全监管还是以省为单位的地方政府负总责,省一级的改革完成后,市县一级的跟进就会相对容易了。“今年8月份,各地省一级的食药监局‘三定方案’基本能够出来。”他预计。

相比机构改革速度的快慢,高秦伟认为责权划分清楚更加重要。此次机构改革提高了食药监局的级别,扩展了职能,也应该相应增强它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要按照各部门责权一致的原则,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则认为,无论分段监管也好,统一监管也好,人还是那些人,只不过是把原来不同部门的人,变成了同一部门里的不同司局单位,政府部门能切实履行职责才是关键!

“食品安全是一项涉及到从农田到餐桌、多学科交叉的极其复杂的大问题,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互相配合,没有哪一个部门可以完全应对。机构改革要分清各部门的监管责任,也要强调部门之间的协调,可以建立部门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高秦伟说。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