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 首页 > 社会信用 > 正文
分享到:
    
内蒙古通报全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2017-06-01 09:07:12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各级政府社会信用管理工作机构不断健全,政务、商务、社会、司法四大重点领域诚信体系逐步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开始发挥作用,社会成员诚信意识明显增强,社会信用环境影响力越来越大。

5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发言人、副秘书长冯任飞重点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信用体系总体推进情况和下一步重点工作,并与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人民银行呼和浩特支行有关负责人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

以下为发布内容文字实录: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今天由我和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人民银行呼和浩特支行的负责同志,共同向大家介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情况,并回答大家的关切。首先,我简要介绍一下总体情况。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更加重视,明确提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四个重点领域建设,目的就是打造一个不想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制度、基础和能力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一是信用体系初步建立。各级政府社会信用管理工作机构不断健全,政务、商务、社会、司法四大重点领域诚信体系逐步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开始发挥作用,社会成员诚信意识明显增强,社会信用环境影响力越来越大;   

二是政策制度不断健全。按照国家要求,及时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十三五”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和《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信用政策制度和标准体系日益完善。“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约束机制已经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格局正在形成;  

三是信用平台逐步完善。建成了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信用信息平台这个信息共享应用“总枢纽”,并与国家平台实现首批联网,开通了“信用内蒙古”网站,累计归集全区179万市场主体、2.8万行政事业单位、1.37万社会组织和1270万自然人的约5500万条信用信息。工商、税务、金融、质监等重点部门信用信息系统正在逐步完善,重点行业信用信息整合共享取得积极成效,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转化率达到99%以上;   

四是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信用内蒙古”网站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日均访问量分别达到10万次和20万次。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制度全面落实,全区各级政府1515个部门先后公示行政许可和处罚信息36万条。去年有9.7万户市场主体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标注经营异常状态,9328名“老赖”被限制工商注册,各级法院依法公布失信被执行人7.2万人次。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征信、管信和用信,又涵盖政府、企业和个人,内容非常多,工作量非常大。下一阶段,内蒙古自治区将按照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工作部署要求,以征信系统建设为基础,以信用信息应用为重点,以奖惩联动机制建设为抓手,以信用立法为保障,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完善一个平台。继续推进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信用信息平台二期工程建设,不断拓展延伸平台服务功能,尽快与内蒙古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平台和各级政务服务平台进行全面对接,确保建成“上联国家、下联盟市、横联部门”的信用信息共享系统,方便企业和个人通过“信用内蒙古”网站实现“一站式”查询;   

——夯实归集和应用两个基础。一方面,按照国家要求,以工商部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人民银行金融征信系统、质检部门代码库系统、公安部门人口库系统为支撑,全面实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与其他部门管理码的映射关系,确保从2018年起全面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另一方面,建立完善部门信用信息归集长效机制,加大与社会征信机构、金融保险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信息共享力度,在行政审批、项目申报、政府采购、评先评优等领域不断扩大信用信息核查和应用范围,探索将个人信用信息纳入医疗卫生、旅游休闲、教育培训、公务出行、社会保障和商业金融领域的惠民应用服务中,争取在以用促建上实现新突破;   

——推进三大体系建设。包括联合奖惩体系、信用服务体系、诚信教育宣传体系。一是按照建立“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信用奖惩大格局要求,今年要重点建立“红名单”和“黑名单”发布制度,制定联合奖惩对象清单和措施清单,探索行政审批守信“容缺受理”等便利化服务和建立自然人、法人信用纠错修复机制,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近期,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和人民银行将公布一批典型案例,全面扩大联合奖惩影响力。二是以呼和浩特和乌海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为契机,持续深化信用服务产品开发和创新,积极培育信用服务市场,鼓励、引导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充分利用信用产品和服务。特别是加快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实行清单管理,严格落实“双告知”、“双公示”制度,进一步发挥政府表率作用,以更大作为取信于民。三是大力开展各类诚信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普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理念、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进一步培育诚信文化;   

——强化四个保障举措。一是强化组织保障。继续完善各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推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健全工作体系,发挥好各类社会组织作用。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制定重点任务分工安排,明确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推动规划有效实施。三是强化政策支持。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不断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四是强化督促检查。研究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考核办法。今年将在9月份前在全区开展一次专项督查。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冯任飞、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张钢、人行呼和浩特分行副行长李江答记者问   

记者:据我们了解,有少数政府和部门存在失信行为。请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如何加强政务诚信建设?   

冯任飞:正如你所说的,确实有一些政府和部门存在失信行为。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政府既是组织者又是践行者,必须发挥表率作用。一是健全管理体系,把建立失信记录和失信惩戒措施作为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的主要方面,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循序渐进,不断提升公职人员诚信履职和各级政府诚信行政水平;二是强化监督考核,建立上级对下级专项督导机制,建立各级政府接受同级人大和政协横向监督机制,建立社会监督和第三方评价机制。当然,我们也欢迎新闻媒体来监督政府的工作;三是推进重点领域诚信建设,比如在招商引资、政府采购、招投标、政府债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乡镇街道等领域的政务诚信建设,严格履行各项约定义务,不断提升行政效率和水平。四是进一步健全保障措施,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推进法规制度建设。   

记者:请问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张钢副主任,我们了解到,今年联合奖惩机制的重点是建立红黑名单发布制度。那么法人和自然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进入红名单,哪些失信行为要进入黑名单?   

张钢:“红黑名单”是社会大众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一个让社会大众能够通俗理解的简易表述。实际上,红名单是守信联合激励对象的名单,黑名单是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名单,作用就是要区分守信和失信的社会实体,从而建立奖励守信、惩罚失信的机制。如果一个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如果违反了法律法规、不履行法定义务、违背社会道德、协议和承诺等行为,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或者被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认定为有严重失信行为则会被纳入“黑名单”。相反,如果一个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因受到市级以上行政机关、有关社会组织表彰奖励或信用评价良好被推荐为诚信典型就会被纳入“红名单”。当然,红黑名单也有动态调整机制,“黑名单”中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履行相关义务后,经主管部门认定可移出“黑名单”。“红名单”原则上不设有效期,但如果发生重大失信行为,也会被酌情移出。   

记者:从2018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将与全国同步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发改委作为牵头部门,请张钢副主任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张钢:大家都在呼唤社会诚信,希望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诚信社会。要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就需要每个人、每个组织有一个统一的社会代码,来完整、准确的整理和分享信用信息,实施失信惩戒机制。举个例子,大学生借书用学生证、国内用身份证、国外用护照所产生的信用记录都是分散的,我们用一个社会信用代码统一后,就相当于一个标签,把所有信用记录都归集到一个代码上。自然人和法人社会的信用代码在全国都是唯一的,自然人以身份证号码为基础形成,法人和其他组织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形成,都是18位,旧代码和已登记证照可以通过与新代码建立映射或重新赋码更换的方式完成统一工作。通过这个号码,可以将分散在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的信用记录归集整合到一个主体名下,有利于信息共享利用和快速识别社会法人身份,为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创造了条件,为政府监管和服务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例如,我们正在实施的“多证合一”改革,多码改为一码,多次改为一次办理,极大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行政效能,降低了社会成本。   

记者:大家对于征信市场越来越关注,想办征信机构的越来越多。人行呼和浩特分行做为监管部门在征信市场培育发展方面有何打算?

李江: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新注册有征信字样公司共有300多家,已经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有5家。主要问题是经营能力弱、机构多、规模小、信息分散。开办个人征信机构要经人民银行总行事前审批,开办企业征信机构要到各省征信管理部门备案。除了要满足《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外,还要审核是否具有独立性,采集数据是否可靠,采集信息能否做到可追溯,有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的技术支撑能力,有无特定信贷应用场景,有没有市场需求等。趋势是审慎经营和监管。   

记者:现在社会有种说法,就是贷款逾期就将进入人民行业的征信黑名单,以后就贷不上款了。请问人行李江副行长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和刚才发改委张刚副主任介绍的红黑名单是不是一个名单?   

李江:这种说法实际是不准确的。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是企业和个人信贷系统,只要和银行有借贷关系就进入征信系统。如果个人和企业出现逾期,自然就会被记录,记录会不会影响信用,关键取决于恶意程度。比如贷款规定每月还,如果经常逾期甚至不还,那就属于恶意逃避行为,就会进入银行不良记录;如果偶尔逾期,不会影响信用。所以说,银行的信用不良记录与红黑名单不是一个名单。   

记者:请问政府新闻发言人,刚才您谈到了个人诚信体系建设问题,那么个人诚信对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方面有哪些具体影响?

冯任飞:这个问题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有人认为自己如果没有从事商务活动,个人信用和自己关系不大,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首先,每个成年人的个人诚信将被记录,从交通违章、税费缴纳等社会行为,到信用卡还款、个人贷款等经济行为,都会被各行各业所记录,形成个人信用档案。其次,个人信用成果将被广泛应用,具有优良信用记录的个人,将被在教育、就业、创业等领域给予重点支持,对连续3年以上无不良信用记录的行政相对人,在办理行政许可过程中可给予“绿色通道”、“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务。严重失信的个人,将受到禁止参与评优、评先、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录,限制参加政府主导的招标、银行贷款等多种惩戒。特别是对恶意逃废债务、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网络欺诈、交通违法等行为,将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并依法依规采取行政性约束和惩戒措施。同时,国家也对个人信息安全、隐私保护和信用修复作出规定,要求明确个人信息查询使用权限和程序,做好数据库安全防护工作,建立完善个人信息查询使用登记和审查制度,防止信息泄露。未经法律法规授权不得采集个人公共信用信息,加大对泄露、篡改、毁损、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等行为的查处力度。个人信用信息可以通过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等机制进行修复,从而规范个人行为,提高个人诚信意识。   

记者:请问发改委张钢副主任,内蒙古自治区在运用社会信用体系打击“老赖”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张钢:2016年年初,国家发改委、最高人民法院等44个部门联合签署了《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针对违法失信的被执行人开展了跨部门的联合惩戒,为内蒙古自治区工作提供了具体指导。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对国家出台的12个联合惩戒备忘录进行了梳理整合,明确了内蒙古自治区45个部门的具体任务分工,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信用信息平台的联合惩戒系统,开展了对失信被执行人的联合惩戒,收到了良好效果。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工商部门依法对8735人次“老赖”限制企业任职资格;民航、铁路限制严重失信者出行数万人次;各级法院依法公布失信被执行人累计71934人次,其中自然人63854人次,法人和其他组织5540个。随着信息共享范围的扩大,加入联合惩戒的部门会越来越多,对“老赖”的限制和惩罚力度会越来越大。所以,利用信用“利剑”打击“老赖”是大势所趋,迫于联合惩戒的强大震慑,目前失信被执行人中主动履行义务、主动和解的人数明显增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