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打假案”4月25日在上海奉贤区人民法院开庭,淘宝网向售假商家索赔265万元人民币。据法院方面表示,这是中国首起开庭的网购平台打假案。
据悉,阿里巴巴目前已经准备了一份超长起诉清单,计划以违背合同约定、侵犯商誉为由,不惜一切代价对售假店主展开持续追偿。阿里巴巴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表示,希望以该案件为开端,以法律手段向“假货分子”宣战。
假货之害无需赘言,不仅伤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而且扰乱了市场公平,损害了社会诚信。面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无论是监管部门、企业,还是消费者,都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几十年打假打下来,假货还是让人防不胜防。
如今,随着网络消费的繁荣,假货从线下蔓延到了线上。由于网络销售隐蔽性更强,许多品牌企业深受困扰。
电商打假难在哪?
许多电商平台与传统企业一样,也为打假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据了解,阿里巴巴建立了一支2000人的“打假特战队”,每年投入超过10亿元。但由于处罚力度小,巨大的成本并没带来理想的惩治效果。
阿里巴巴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向记者介绍,2016年,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门共认定和处理制假售假案件线索4495条,案值均高于目前刑法规定的5万元起刑标准。截至2017年2月27日,通过公开信息能够确认已经有刑事判决结果的仅33例,制假售假案件受到刑事处罚的比例不足1%。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需要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才会构成犯罪。
为此,马云公开呼吁“像治理酒驾一样打假”,从立法上对制假售假形成真正的威慑,比如,销售一件假货拘留七天,制造一件假货入刑等。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引来众网友力挺,而且柳传志等中国企业家们也纷纷响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也对此倡议表示了赞同。
呼吁如沸:让立法给“诚信”带上金钟罩
“销售一件假货拘留七天”“制造一件假货入刑”等建议实际上道出了另一个更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即由于针对性法律法规的缺失或不健全,导致对造假、售假的打击力度仍然不够,而电商平台在平台打假的实操过程也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
苏宁集团董事局主席张近东就曾建议电商打假应“从根源上入手”,这里的“根源”包括制度、法律、法规和企业自律等多个方面;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曾批评“以罚款代替刑罚”的做法威慑力不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对记者表示,打假需要社会综合治理,而不是依靠单一企业的努力,此类起诉行为,一旦结合主动排查和大数据系统,成为系统化、持续性的行动大规模展开,加之动辄几百万元的索赔,无疑会成为投向制假售假者的重磅“紧箍咒”。
“我们还要在司法层面采取特殊规定,对于制假售假犯罪,即使符合法定缓刑条件,也应当严格禁止缓刑适用。”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新说。他还建议,可考虑对于制假售假的累犯,终身禁止其从业。
“品质消费”的时代已经来临。诚信兴商,以诚信拒绝伪劣、以法律震慑利益熏心,网络消费的天空才会越来越明朗。
- 解读《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国家标准 2017/04/28
- 加快诚信社会建设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2017/04/28
- 市场化征信,到底靠谱不 2017/04/28
- 信息保护要与发展个人征信同步 2017/04/28
- 加速打破信用信息孤岛 2017/04/28
- 第五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 暨“互联...
- 电商“双11 ”有诚信才有未来
- 我国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倒逼企业诚信...
- “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完善征信体...
- 疫苗之“殇”?暴露的是社会诚信缺失的...
- 信用监管体制缺乏 “百度推广”深陷信...
- 2015年国富泰信用工作时间轴
- 第四届中国行业信用评价结果推广与应用...
- 双十一走过“七年之痒” 电商诚信为首...
- “中国企业经营信用累计认证”正式落地...
- 国富泰参与联合国论坛 引领中国信用走...
- 第四届行业信用研讨会
- “吃人电梯”何时休?事故频发谁之过?
- 互联网+大时代来临!
- 大数据时代下的信用体系
- 2015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
- 婚恋网站的诚信问题成为最大掣肘
- 旅游季节,你不得不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