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 首页 > 社会信用 > 正文
分享到:
    
免费信用测评“满天飞” 暗藏征信过度查询风险
2017-02-15 08:53:58 来源:中国经济网
银行、小贷公司在内的多家信贷机构经常通过“秒贷”、“免费测评额度”等噱头招揽客户,而在客户必须勾选的小字体《注册协议》中,都有着“有权收集客户信用状况”等表述,也就是说,注册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授权机构查询征信的过程。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有,那可能是一份会噎到人的“假午餐”。

“此前因为好奇自己的信用卡临时额度能达到多少而在几天内连续点击了几次申请临时额度,没想到导致自己的征信短期内被银行多次查询并形成记录”,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L女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查询临时额度时,银行都是强调免费,对于将调取央行征信并没有任何提示,后来地产中介的信贷员告诉我,频繁被调取征信对于申请房贷等可能存在负面影响,我才知道‘好奇可能害死猫’。”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包括银行、小贷公司在内的多家信贷机构经常通过“秒贷”、“免费测评额度”等噱头招揽客户,而在客户必须勾选的小字体《注册协议》中,都有着“有权收集客户信用状况”等表述,也就是说,注册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授权机构查询征信的过程。


“免费午餐”诱人

近期,北京市丰台区的Z女士经常收到有关免费测试信用额度的推介,虽然大多数情况下,Z女士都选择“秒删”相关信息,但是Z女士也承认对于一些自称利率特别低、审批快速的推介缺乏免疫力,会偶尔点击此类广告查看自己的借款额度。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部分银行、小贷公司、互联网平台等金融机构官网、官微,确实能够看到“微信扫一扫,免费测评信用卡能否提额”、“点击链接,免费测试信用贷额度”等表述。单纯从客户体验来看,这些测试的操作也确实简单快捷。

在某股份制银行官网,记者用手机扫码了“免费测评”的提示后,手机跳转到了该银行微信银行的页面,提额测评的选项被放置在了显著位置,点击后则跳转至信用卡额度页面,可以选择申请临时调高额度以及调高或调低固定额度。

记者又下载了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旗下的小贷公司APP,该APP号称仅接受受邀客户贷款申请,秒批到账,最高10万元。从该APP在APP Store获得的评论来看,审批贷款的时效性确实非常快,但是即便是受邀前来注册和申请的客户也并不能保证获得贷款,还是需要进行信用审核。

调取征信但提示不足

虽然上述操作环节貌似都十分便捷,但实际上,在操作过程中,金融机构都会要求客户勾选一个格式合同的协议,否则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而相关的格式合同也大多包含了调取征信的授权。

记者发现,在注册上述APP之前,客户必须勾选注册协议,而点击该注册协议可以发现,协议内容字数非常多,字体较小,除了大标题和一到十二的大类别所在行(例如,一、声明与承诺)寥寥数十个字外,均没有加黑和标粗。记者经过反复查找才注意到,协议中包含了收集个人信息的授权,这些信息就包括了信用状况,也就是个人征信。

L女士也告诉记者,她事后发现,自己此前两次尝试查询调高临时额度的行为,导致该金融机构短期内连续向央行查询自己的征信,并在征信报告上留下了非常明确的痕迹。“我原本以为,调高临时额度是银行根据后台留存的客户刷卡数据进行审核和判断,并未被银行告知需要上升至正式查询征信的层面。”

《证券日报》记者随后致电该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客户人员,客服人员承认额度调整并不是依靠单一银行的内部数据审核的,而是需要向央行申请调取,建议客户不要随意查询”。但是,对于类似L女士一样的客户来说,事后的建议可能远不如事前的提示来得有效。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采用格式合同条款取得个人信息主体同意的,应当在合同中作出足以引起信息主体注意的提示,并按照信息主体的要求作出明确说明。

过度查询存隐忧

对于信用卡持卡人或潜在借款客户来说,征信确实不是像存款余额一样可以随便查询的,因为,在部分银行的风控体系中,征信被金融机构调取的次数可能成为贷款审核的要素之一。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在某一段时间内,信用报告因为贷款等原因多次被不同的银行或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查询,查询记录会留存该段时间内的所有相关查询内容,而用户没有得到新贷款或成功申请信用卡,金融机构会考虑到该申请人是否财务状况不佳。

“各家银行对于查询征信的频次要求并不一致,我了解到的情况是一个月不能超过6次,否则可能会影响房贷等贷款审批”,一位银行业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少数情况下,如果一个月查询次数超过2次,则无抵押贷款申请的通过率会降低。”

另据本报记者了解,查询个人征信信息按照查询原因分为本人查询、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后管理、贷款审批、异议查询等。其中,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款审批按风险要素看可以属于负面类。当这类查询记录过多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而本人查询不算在内,因此,如果是个人刷脸查询自己的相关征信记录的话,并不会对贷款产生影响。当然查询记录更多的是一个参考因素,具体情况因各家机构的标准而异。

此外,部分循环授信产品虽然看似随借随还,但是其反映在征信上的借贷数额是客户获得的授信总额,而并非实际借款数额,这也可能会形成该客户已经负债较大金额的假象并影响其后续的贷款审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