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公里,开了1598小时13分钟,要收40838.66元
网约车发来车费单,赵先生笑了,又怕了
王梓涵
家住渝北新牌坊的赵先生,两个多月前叫了一次网约车。昨天账单被发到他的手机上:3.1公里的行程,开了1598小时13分钟,要价40838.66元。
“看见这笔费用,我都笑出了声。”赵先生说,但仔细一想,不对。事情不只那么简单……
司机接错人,让乘客取消订单
去年11月13日22点左右,赵先生从重庆北站,通过“易到”打车软件叫车,准备回新牌坊。一辆渝D牌照的白色标致408轿车接了单,司机谭师傅当时在黄花园附近。
不过等待了许久,赵先生都没有等来这辆轿车。打电话过去,谭师傅说已经接到了一个人,并去往目的地。“我告诉他应该是把人接错了,他说让我自己取消订单。”
乘客拒绝取消,并投诉了司机
赵先生当时没有同意,认为订单出问题并非自己的过错,他还是要求对方来接他。而谭师傅也没有再去接赵先生,赵先生只好打出租回家。
当晚,赵先生将这一情况投诉给易到客服。到了第二天,易到工作人员回电话表示,会对谭师傅进行处罚,具体处罚结果随后会给予答复。
20天过后,订单却起步计价
在等待答复的同时,赵先生时而也会使用易到APP网络约车,大约半个月后,他接到了易到对于谭师傅的处理结果——罚款500元,并学习一段时间。
不过在整个过程中,这笔订单也一直没有被取消,直到12月3日那天,赵先生收到一条信息,提醒赵先生11月13日的那笔订单已经由谭师傅开始起步计价。
赵先生没有在意,毕竟这笔订单存在问题,谭师傅也受到了易到的处罚。
66天后“行程”结束
竟要付四万多元
虽然赵先生没有当回事,但软件却依旧在进行计价。直到66天后,这次“行程”走到终点。今年2月8日上午,赵先生收到行程结束的消息,打开易到APP,把他吓了一跳——由谭师傅完成的此次“行程”中,共行驶3.1公里,用时1598小时13分钟(从2016年12月3日19点03分至2017年2月8日9点16分),费用总计40838.66元。刨去此前预存的230.05元,赵先生还需要支付40608.61元。
对于这笔用车费,都没上过车的赵先生自然不会认可。但他也有些担心,如果他不去支付这笔费用,是否会影响个人信用问题。
易到愿取消订单退回费用
赵先生希望得到合理说法
昨天11点22分,记者拨打了从赵先生那里得到的谭师傅的电话,电话接通,记者表明身份后,对方直接挂断了电话。
随后,记者通过易到APP与在线客服取得联系,12点44分,易到的工作人员给记者打来电话,表示将在事情调查清楚后,再与记者进行联系。截至昨天18点,记者暂未接到对方工作人员的电话,回拨当时联系的号码,提示只能呼出不能呼入。
下午,记者与赵先生联系,他表示易到工作人员也用相同的电话号码与他联系了。“那个司机给易到说,是车坏了导致接单出了问题。”赵先生称对方表示,将为他取消订单,并将已经结付的230.05元退回账户,并补偿100元的优惠券。赵先生拒绝了,他希望得到易到的一个说法:“从当初第一次投诉时到现在,为何会出现这一情况,为何存在费用异常时,没有及时发现。”
对于赵先生的诉求,易到工作人员回复表示,将反馈给相关部门,做进一步处理。
重庆康渝律师事务所主任陈晔律师认为,本纠纷中原有的客运合同关系并没有达成,易到公司没有任何理由再行收取费用,何况这样的高额费用本身也违背了正常的生活逻辑。
去年12月21日,《重庆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公布施行。办法规定乘客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拒绝支付车费;已经支付的,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退还:(一)未经乘客同意搭载他人的;(二)租乘的网约车发生故障,乘客不再租乘的;(三)由于网约车驾驶员原因中断服务的。
本报记者 王梓涵
- 拒绝召回缺陷医疗器械 情节严重将被停产停业 2017/02/09
- 吴晶妹如何解读个人诚信体系建设? 2017/02/09
- 开展第六批中国电子元件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 2017/02/08
- 4S店做保养偷工减料 行车记录仪记录全程 2017/02/08
- 解读《电子商务法》缘何强调“规范的电子合同” 2017/02/08
- 疫苗之“殇”?暴露的是社会诚信缺失的...
- 信用监管体制缺乏 “百度推广”深陷信...
- 2015年国富泰信用工作时间轴
- 第四届中国行业信用评价结果推广与应用...
- 双十一走过“七年之痒” 电商诚信为首...
- “中国企业经营信用累计认证”正式落地...
- 国富泰参与联合国论坛 引领中国信用走...
- 第四届行业信用研讨会
- “吃人电梯”何时休?事故频发谁之过?
- 互联网+大时代来临!
- 大数据时代下的信用体系
- 2015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
- 婚恋网站的诚信问题成为最大掣肘
- 旅游季节,你不得不知道的事!
- 恶意APP扰乱市场秩序 多方呼吁重拳...
- BCP参展2014年网购会
- 电视购物乱象依旧 呼吁诚信服务评价
- 食品安全风暴持续燃烧 企业信用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