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 首页 > 社会信用 > 正文
分享到:
    
鱼龙混杂标准缺失 养生市场乱象何时休
2016-11-24 08:56:14 来源:新华网
“中医秘方根治白发”“几元钱治好你的肾虚”,诸如此类的信息,如今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不时出现……

新华社记者白瑜

“中医秘方根治白发”“几元钱治好你的肾虚”,诸如此类的信息,如今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不时出现……

一方面,人们对养生的需求推动了健康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催生了鱼龙混杂的养生市场。面对养生乱象,该如何开出解药?

盲目养生 伤财更伤身

广东省深圳市的罗女士在国家出台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想再生一个孩子但一直没有怀孕,经小区门口的养生馆“诊断”,她患有“严重的宫寒”,“医师”建议她进行艾灸治疗。于是,罗女士在养生馆每周三次雷打不动地艾灸了半年。最近她感觉浑身乏力多汗,于是来到正规中医院就医。医生发现,原来她是过度艾灸,热迫汗出,导致全身火热耗气,影响了健康。

养生知识和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不少消费者往往难以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养生产品和方法。而一些不法经销商则趁机利用一些概念、噱头,忽悠消费者。

记者在一家知名购物网站搜索“养生茶”,发现号称有降血压、补肾气、治痛风等功能的中药配方超过100页。同时记者发现,不少消费者在街边连锁小店购买“熟药圆散,生药饮片”。

记者步入深圳一家“养生小铺”,销售人员听记者说想治疗气虚,于是拿出一包设计精致的“古方精制四物汤”,熟地黄、白芍、当归及川芎等中药分别装在小袋中塑封;记者说还想治疗脾虚,这位销售人员熟练地拿出含有四味中草药的“四君子汤”。此外,在货架上还摆放着主治“三高”、肝病、妇科问题等多种病症的中药材。

深圳市老中医协会主任赵黎红告诉记者,养生馆非法行医、中药饮片随意制售等养生乱象,折射出养生产品中医疗保健与生活保健模糊地带的监管标准缺失。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有严格的适应症,而健康的人如果长期把中药饮片当保健饮料用,反而会导致人体阴阳失衡、危及健康。药不对症,盲目养生,容易伤财伤身。

三大因素成乱象源头

专家指出,当前社会正处于保健需求释放、供给未同步规范的转型期,养生市场的各种乱象由此产生。其中,利益驱动、标准缺失、监管错位,成为乱象的主要根源。

——利益驱动。例如,文件规定,非医疗机构及其人员不得使用中药灌洗肠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高危险性的技术方法。然而,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仍有不少没有中医执业资质的美容院、养生馆、SPA或者足疗店,为了利益铤而走险,在利益驱动下夸大宣传、使用这些技术。

——标准缺失。据深圳市食药监局执法人员介绍,许多中药材由于缺乏统一的炮制工艺规范和定量的质量标准,监管法律依据赶不上社会发展,使不少中药饮片的监管处于空白状态。以中药饮片农药残留为例,药品管理法对于农残的规定仍然参照1997年5月8日起施行的农药管理条例,且各省市的标准不统一,成为执法部门头痛的问题。

——监管错位。民政部近期连续公布十一批“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看起来颇具权威性的中国健康食品协会等超过40家医疗养生类中字头社团在列。养生医疗类“李鬼协会”混淆视听,症结在于监管错位。卫计委只能管住医院,对非法的协会却没有执法与处罚权;协会的管理权归属于民政部,保健品药品的监管权在药监局。在发现问题后,卫计委只能联合工商、药监等部门一起行动,查处效率大打折扣。

追求健康,需要刷新科学养生观

相关专家指出,追求健康正日益成为社会的潮流和生活的理念。要实现追求健康的目的,就需要建立科学的养生观念。

首先,没有一种适合所有人的养生秘方。专家指出,就连每天机械地喝八杯水都可能导致水湿困脾,更不用说中药具有偏性了,拔罐、针刺、艾灸等治疗方式也都有适应症。只有运用科学的养生观念,进行适度的日常保健,才能帮助人们化病痛于无形。如果一种养生产品自己吃了感觉好,就马上推荐给亲友,容易好心办坏事。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赵学军总结了一条甄别养生谣言的“黄金法则”:凡是没有使用条件、不考虑个体差异、没有限量和使用范围的养生妙招,都要打个问号。

其次,要注意适可而止。赵黎红提醒,日常生活运动量选择需要结合个人健康情况。

“看着工作疲惫的白领在健身房挥汗如雨,老人们为了锻炼而爬山越岭,真是捏了一把汗。”赵黎红说,日常生活的健康原则是适度适量,运动也是如此。大运动量锻炼适合过于肥胖、体湿较重的人群。体质阴虚内热或者老年人不宜过分锻炼,否则会导致体内微量元素随体液过量流失。

三是树立“治未病”的健康观念。随着医疗健康理念的发展进步,预防保健对于国民健康的作用被提高到了全新的高度。国家卫计委提出,到2017年,提供健康评估、家庭病床、中医药治未病等服务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将达到30%以上,其中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将达到60%以上。

“治未病”的观念随着医疗资源转向“治疗侧”与“预防侧”并重而逐渐深入人心。今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这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国家未来将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两个层面采取措施,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大慢性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力度,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