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建议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设立冷静期制度,允许消费者在冷静期内无理由取消订单。除建议设置“冷静期”制度外,《规范》还建议,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应建异地备份,建立灾难恢复体系和应急预案;平台改网站“规矩”要提前30日公示;网上介绍不能与实物不符;卖家保证金供先行赔付。网购新规出台,消费者或许吃了定心丸,而商家却开始惶惶不可终日,其规定中的一些条款无疑对整个电子商务市场都有巨大影响。
有网友指出,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无理由取消订单”这样的新规确实很到位,似乎完全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也打造了一个安全体验更好的购物环境,但对于商家来讲,订单在途却突然遭遇取消,其中耗费的巨大隐形成本谁来承担?从卖家的角度而言,如果按照新规要求,必须有正常货源渠道、保证金优先供赔付,卖家的经营成本会大幅度增加。这个成本归根结底还是会落在消费者身上。鉴于新规对行业的影响,业内人士担心“无理由取消订单”有可能导致企业遭遇来自竞争对手的非常规手段、乃至恶意竞争,甚至加剧部分用户不负责任的购买与退换货行为。
知名互联网评论人士刘兴亮在其微博上提出建议,虽然“冷静期”是个好政策,但在时间设置上要更加合理,并且在执行力度上不能手软,因为“多少网购的好规定都雨打风吹去”。
对于电商新规,各方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应该说,对于尚处于无规范的成长期中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来说,《规范》的出台将使其越来越规范化。事实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经过这两年的膨胀发展,已经成为一块诱人的蛋糕。中国消费电子商务繁荣发展,在未来三年里年规模增长率将达70-75%。但电子商务快速成长的背后,在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的部分卖家存在侵犯知识产权、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网上交易纠纷屡有发生。除此之外,包括网购中的购物依据无法保存,购物发票、电子交易凭证仍旧无法有效获得;购物网站产品宣传不实,鱼目混杂,后期服务跟不上;第三方支撑体系尚不完善,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不能自由选择物流体系和支付系统等方面的矛盾都在日益凸显。
而对于《规范》没有从买卖双方的利益平衡点出发而出台,是否面临执行上的乌托邦的问题,商务部电子商务中心BCP信用认证中心副主任史宏宇认为,有追求的电子商务企业应该用比商务部网购新规更高的标准要求自身。在《规范》中,包括要求平台异地备份、交易规则的修改需前提30日公示;提供“卖家保证金”服务用于消费者的交易损失赔付……等条规到目前网络交易中的不良问题都有明显的限制。
可以预见,《规范》的出台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电子商务市场将有越来越多的约束和规范。
- 【舆情分析】政府应突发事件应对需善用网络平台 2012/05/02
- 中国铸造行业第二批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公示 2012/04/27
- 关于首批25家中国铸造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2012年复评结果的公示 2012/04/27
- 2012中国互联网交易投资博览会(第四届)邀请函 2012/04/24
- 传统品牌触网须破四大瓶颈 201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