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消费者“冲动消费”,后是质量投诉进入高峰期,每年的“双11”,电商在冲击更高业绩的同时,也难免要在价格和质量之间经历一次大考。
今年“双11”当天,为了让消费者能够在购物体验中享受到更多的质量获得感,质检总局电子商务产品质量12365投诉举报处置指挥中心(以下简称“电商执法中心”),对“双11”网络热卖消费品质量违法线索集中摸排。
哪些商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哪些货品可能在虚假降价?哪些商品可能涉嫌假冒?都很可能被这队“神秘买家”揪出来。
本报记者了解到,为严厉打击电商领域违法行为,严查彻办质量违法案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电商执法中心按照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统一部署,深入落实《关于开展“双11”消费品电商领域执法打假集中行动的通知》要求,从11月11日零时起,对“双11”网络爆款消费品进行数据排查和买样抽查。
据介绍,“双11”前期,“电商执法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重点对“限时秒杀”“爆款热卖”“超低价格”等销售量大、销售额高的电商在售产品,开展质量信息数据采集分析。摸排产品包含卫衣、保暖内衣、珊瑚绒睡衣、冲锋衣、羊毛羊绒制品、羽绒服装、成人运动鞋、家用燃气用具、电热家用取暖器、电热暖手袋、空气净化器、智能马桶盖、智能手机等13类日用消费品,范围覆盖天猫、京东商城、唯品会、亚马逊、1号店、苏宁易购、网易严选、贝贝网、蜜芽网等10多家国内外主流电商平台。
质检总局电商执法中心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透露,截至11月11日15时,共排查数据12万条,购买产品413批次,这些信息来自京东、天猫,也来自1号店、贝贝网、蜜芽网等专业型网站和唯品会等特卖型网站,以及网易严选等品质电商。
“绝大部分数据来自销量靠前的商品,我们正在对这些信息进行筛查、比对。”据上述工作人员说,针对特卖网站,他们会至少截取3个数据——商品的日常价格、最近半个月内的价格、“双11”的特卖价格。一旦发现商品的“特卖”是虚假的,这些信息就会被单列收录。“已经发现部分问题信息,其中大部分问题信息和特价商品的‘先提价后降价’有关。”
不仅如此,针对一些特卖、秒杀款商品,电商执法中心也会适时介入下单购买,这些从网络“抢来”的商品将会进行质量检测,以分析特卖品是否存在低价倾销伪劣产品行为。
- 聚焦六大瓶颈 《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7)》发布 2017/11/14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建立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函 2017/11/14
- 电商失信,重罚还要必罚 2017/11/14
- 贵州:建立寄递物流信用体系 2017/11/14
- 吉林:失信“老赖”将遭严惩 万起案件集中执行 2017/11/14
- 社会惩戒到底有多严?诚信体系建设体现...
- 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培训会成功召开。
- 国富泰与您共建"诚信之壤"
- “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启动大会暨中国盐...
- 第五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 暨“互联...
- 电商“双11 ”有诚信才有未来
- 我国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倒逼企业诚信...
- “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完善征信体...
- 疫苗之“殇”?暴露的是社会诚信缺失的...
- 信用监管体制缺乏 “百度推广”深陷信...
- 2015年国富泰信用工作时间轴
- 第四届中国行业信用评价结果推广与应用...
- 双十一走过“七年之痒” 电商诚信为首...
- “中国企业经营信用累计认证”正式落地...
- 国富泰参与联合国论坛 引领中国信用走...
- 第四届行业信用研讨会
- “吃人电梯”何时休?事故频发谁之过?
- 互联网+大时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