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杨可瞻 实习记者 曾慈航
本周二,宝马公司(BMW)因安全气囊存在问题,宣布在全球召回22万辆轿车。
过去数月内,全球多家汽车生产商都被安全气囊问题所纠缠。上个月,丰田等汽车巨头因同样问题,进行了规模超300万辆的召回。
召回涵盖多个国家多款车型
本周二,宝马公司宣布在全球召回22万辆汽车,原因是采用的安全气囊存在缺陷,路透社报道显示,此次召回涉及2002年至2003年间的宝马3系车,其中包括宝马3系列的轿车(Sedan)、轿跑(Coupe)、旅行车(StationWagon)与敞篷车型号,另外宝马M3轿跑和M3敞篷也被涉及。
令人意外的是,公司发言人BernhardSanter表示,公司目前还没有收到有关于此安全气囊造成伤亡或事故的报告,此次召回是为了预防宝马的客户遇到安全性方面的问题。Bernhard同时表示,修理此项问题会耗费约1小时,将不收取费用。
就召回一事,《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于昨日下午拨打了宝马客户服务中心热线,对方表示,关于老款3系底盘代号为E46的车型,宝马中国已经将此问题向国家质检总局进行了申报,宝马中国会严格遵照召回的相关规定,建议关注国家质检总局官方发布的相应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召回涉及多国市场,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表示,宝马此次将在美国共召回约4.2万辆汽车,路透社报道称,宝马此次将在德国本土市场召回约6.4万辆轿车,而英国地区将召回2.4272万辆、意大利召回约1.3万辆,另外西班牙与日本则分别将召回9954辆和7890辆。
截至5月7日收盘,宝马于德国证交所(Xetra)报收70.98欧元,微跌0.4%,同期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上涨0.86%,收于8181.779点。
安全隐患缘于日本供应商
造成宝马召回汽车的安全气囊供应商为日本高田株式会社(TakataCorp)。有资料显示,导致此次召回的安全气囊正是由日本高田株式会社位于华盛顿摩西莱克(Bernhard)的工厂在2000年4月至2002年9月之间生产的。
高田株式会社是全球第二大安全带、安全气囊生产商,彭博汇总的高田株式会社2012年财报显示,该公司的收入来源包括了安全气囊、汽车部件 (AutomotiveParts)与装备、安全带以及方向盘(SteeringWheel)。
除此之外,高田株式会社也是全球多家汽车生产商供应商,彭博的资料指出,与高田发生金额最大的公司分别为本田、丰田汽车公司与戴姆勒股份公司 (DaimlerAG),其中高田株式会社与本田的关系值为135.3亿美元。
高田株式会社的官网显示,其安全气囊产品分为驾驶员、乘客、帐幕(Curtain)、旁侧(Side)、膝盖以及摩托车安全气囊,其中前排乘客一侧的安全气囊装在仪表版中,由于空间大小的关系,乘客座位的安全气囊的尺寸约比驾驶员的安全气囊尺寸大一倍。
令人惊讶的是,由日本高田株式会社提供的安全气囊,被召回已不是首次。其上个月就引起了多次召回事件,在4月份使得丰田、日产(Nissan)及马自达等厂商在全球发出了总计340万辆次的召回。
路透社的资料道破天机,日本高田株式会社生产的安全气囊,之前数次都是因为类似的原因导致相关车辆被召回,由于安全气囊充气机的推进物存在生产瑕疵,这或导致前排座位的安全气囊无法正确膨胀,而这可能使乘客因引起火险或被射出的金属碎片受伤。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截至本周三收盘,高田株式会社的股价收报1895日元,下跌0.21%,而在丰田于4月11日因安全气囊问题宣布召回汽车后,高田株式会社在日本的股价从11日开盘的2000日元跌至16日1711日元。
- 浙江瑞安一中学食堂早餐现老鼠头 2013/05/08
- 2013年首批及第二批印刷企业信用评级结果公告 2013/05/07
- 浙江银行业签订诚信公约 公布投诉举报电话 2013/05/07
- 小肥羊卷入假羊肉风波 称未从问题肉商进货 2013/05/07
- 商务部实施新办法购买旧电器至少保修三个月 2013/05/03
- 315·BCP网购投诉大盘点
- 毒校服事件警醒服装制造业
- 电子商务非法外之地 亟需认证门槛与信...
- BCP参展2012中国网购会推广认证...
- BCP信用投诉中心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 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 加快商务信用体系...
- 真炒作还是假实惠 “双11”网购盛宴...
- 榆林商务信用平台启动 完善信用体系建...
- 王老吉商标争夺战上演续集 红罐包装归...
- BCP携江苏商务信用平台参展电子商务...
- 360百度大战升级 多方呼吁健全诚信...
- 搭载区域商务信用平台 促商务信用建设
- 南山光明再现丑闻 乳制品企业疑似集体...
- 2012中国行业信用评价推广与应用研...
- “库巴购物网”频频遭投诉 电商再遇冰...
- 淘宝漏洞衍生灰色产业链 电商信用面临...
- 纳纳购案终结 消费者赢了名誉输了金钱
- 商战变“火拼” 无序竞争亟待信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