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秘书长丛亮2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暂时的、短期的,改变不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而且一系列应急政策措施正在积极对冲疫情影响。“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也有条件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当日,国新办举行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可以实现
丛亮指出,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了冲击,但完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还是有很多有利条件的。
第一,疫情改变不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暂时的、短期的。
“比如,很多消费并非消失,只是延期,待疫情结束后自然会释放,像2003年‘非典’期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最低至4.3%,到7月份就大幅回升至9.8%。再如,此次疫情期间,一些行业逆势增长,网络购物、线上课堂、远程办公、在线娱乐和智能制造等加快成长。”丛亮说。
第二,应急政策措施正积极对冲疫情影响。前期,各地区各部门已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稳定经济运行的“六稳”举措。近段时间以来,又根据形势需要紧锣密鼓地出台了多项有力有效的对冲政策,包括推动有序复工复产、减税降费、金融服务、租金减免和稳岗补贴等。
第三,复工复产促进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不断恢复。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原则,按疫情风险低、中、高等级,差异化分区分类推进复工复产。
第四,发展潜力和政策储备仍然充裕。此次疫情防控暴露出中国在社会治理、公共卫生设施、应急能力建设、物资储备体系等领域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短板就是下一步投资增长潜力所在,就是发展空间所在。
同时,中国将继续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和政策预研储备,适时出台实施相关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丛亮表示,目前,国家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指导地方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分类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抓好重要物资保障。
近一阶段,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口罩的生产和保障工作。经过努力,2月22日N95口罩日产量已经达到91.9万只,是2月1日的8.6倍。随着复工复产对口罩的需求爆发性增长,保供工作重点逐步转向普通医用和普通口罩上。目前,除西藏外有30个省区市都陆续新上了口罩生产线,同时不断有新的口罩生产线投产。截至2月22日,我国口罩的日产量已经达到5477万只,比2月1日增长2.8倍,近20天以来累计生产口罩5.7亿只。
企业复工复产已取得积极进展
据介绍,当前企业复工复产已取得积极进展,大型企业相对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快,上游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相对下游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度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逐步提高。其中浙江已超过90%,江苏、山东、福建、辽宁、广东、江西已超过70%。钢铁企业复工率为67.4%,有色金属企业复工率为86.3%。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企业正在加快复工复产,相关企业正在加班加点、开足马力生产。
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表示,经各方努力,重点医疗物资保障企业的复工复产率比较高,五大类(医疗防护、消杀用品、检验检测、医疗药品、医疗设备)的医疗物资企业复工复产率、开工率有的达到或超过了百分之百,采取了边保供边复产边扩产的举措,医疗物资产能不断释放,湖北一线医护人员所需要的重点医疗物资得到了基本保障。
“中小企业克服困难陆续开工,总体开工稳步回升,监测显示,开工率接近30%。”田玉龙提到,当前中小企业开工复工复产仍主要面临“五难”。一是复工难。地方政府为了确保疫情防控的安全要求,有大量的审批证明材料和关卡。二是用工难,受疫情影响,人员流动还是受阻,不畅通。三是产业链配套比较难,物流不畅,产业链的上下游各环节没有达到同步复工。四是资金支撑难。中小企业资金压力较大,刚性成本支出较多,后续随着财政金融政策的落地会得到缓解。五是订单交付难。
田玉龙表示,工信部将尽快推进分区分级的精准复工复产,切实把财政金融的优惠政策落地落实,各部门通力合作,切实协调解决中小微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发挥央企、国企、大型企业在产业链的龙头带动作用。
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995亿元
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介绍,财政部门给予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税费优惠政策;出台普惠性的降费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力度,通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职业培训补贴等多种渠道,支持企业稳定现有的就业岗位,不裁员、少裁员。同时,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和个人,还专门出台降低融资担保费等政策,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财政部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加强重点物资供应,强化医务人员激励,实行鼓励社会捐赠的税收优惠,建立政府采购‘绿色通道’等。”欧文汉说。
截至2月23日,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99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共安排255.2亿元。
“下一步,财政部门将抓好已出台财政贴息大规模降费、缓缴税款等政策的执行。体现更加积极有为的取向,加大政策力度,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欧文汉说。
疫情发生后,地方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省份,财政收支受到阶段性的冲击。对此,欧文汉表示,各地的财政部门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在优先保障防控经费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各项财政收支,确保财政稳健运行。“近日,中央财政已经预拨了均衡性转移支付700亿元,预拨了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406亿元。”
疫情对外贸外资影响是阶段性的
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表示,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外贸的影响是暂时和阶段性的,我国的外贸韧性强,竞争力强,特别是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开拓市场的能力都很强,所以外贸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
在稳外贸方面,商务部将进一步丰富政策工具箱,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更加精准帮扶企业,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加快国际营销网络的建设,深化对外开放,积极扩大进口,加强同经贸伙伴的沟通协调。
在稳外资方面,将推动更多外资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优先保障外资龙头企业恢复生产供应,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抓好重大外资项目落地,继续扩大外资准入领域,提升开放平台,指导自贸试验区加快改革开放创新试点,加强外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建立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继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稳健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
针对未来是否会出台强刺激政策来缓解疫情对经济冲击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回应,货币金融政策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冲击,以及恢复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手段,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遵照稳健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的原则,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让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陈雨露介绍,一是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政策利率的引导作用让整体市场利率继续下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是要更大力度地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一方面,已出台的3000亿元人民币专项再贷款要继续用好,应贷尽贷、应贷快贷,目前有近千家企业已经获得了专项再贷款,接下来会继续让这项政策精准落地。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普惠性货币政策工具,如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要加大政策力度。陈雨露透露,近期,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也将进行年度动态调整,将有更多达标银行得到优惠政策支持。
三是要更加充分地发挥好政策性金融的作用。陈雨露表示,前一阶段,3家政策性银行主动采取了许多支持疫情防控的金融措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下一步,央行会更大力度地支持3家政策性银行继续发挥作用,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对制造业企业、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对外贸企业、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生猪生产全产业链的企业扩大融资。
关于金融开放的问题,陈雨露表示,金融系统一方面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有序复工复产。同时,金融开放措施的落地没有停顿,继续推进。
他指出,2020年是金融开放比较关键的一年,原定在2021年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提前到了今年必须要完成。央行正紧锣密鼓地协助有关部门推进有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确保上述措施按时全部落地。
陈雨露强调,在扩大金融业开放的同时,中国也在不断提升风险防控的能力,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加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的构建,建立与更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风险防控体系。
1月份主要就业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
“从今年1月份数据来看,主要就业指标运行在合理的区间。”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表示,疫情不可避免对经济造成较大冲击,对就业的影响不小,但这是短期的,总体是可控的,我国就业趋势总体稳定的基本面也没有改变。
游钧指出,我国经济的规模大,市场空间广,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近年来经济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为稳就业提供了坚实支撑。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稳就业摆在“六稳”之首,更大力度地实施就业优先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应对疫情影响稳就业的政策措施。
- 上海:疫情期间对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企业,不做欠缴处理,不影响企业征信? 2020/02/25
- 警惕“以注销不良网贷征信记录”为幌的新骗术 2020/02/25
- 广东珠海信用支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指南”来了 实行信用正向激励措施 2020/02/25
- 全国工商联推广: “无接触贷款”缓解小微企业经营困难 2020/02/25
- 【中国信用·诚信建设万里行】经验大比拼:信用监管助推交通运输业行稳致远 2020/02/24
- 《关于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的指导意...
- 《关于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
- 第八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即将在京召...
- 《信用修复机制》政策梳理
- 中国商务信用联盟商务诚信论坛暨第二次...
- 2019年两会“信”相关
- 信用生活 奋进中国
- 这次人大常委会会议多重要?这些法律草...
- 第七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暨“互...
- 《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
- 诚信建设万里行
- 长三角地区深化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
- 第七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暨互联网+...
- 中国商务信用联盟成立大会暨商务信用建...
- 聚焦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指导意见
- 信用助力慈善还需法治护航
- 国富泰邀您乘坐G2017高铁 201...
- “诚信春运”:让回家的路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