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2018)》正式对外发布。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1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负责人金海、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负责人林广海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多部门多举措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2018年,我国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强化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推动部门区域协作,深化国际合作。甘霖介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8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17,较上年提升5位,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20强。
甘绍宁指出,中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是分不开的。为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国家知识产权局推动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大幅提高侵权成本。强化源头保护,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商标审查周期在去年压减到6个月以内的基础上,今年将进一步压减到5个月以内,还要大幅压缩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加大执法力度,2018年,全国专利行政执法办案7.7万件,同比增长15.9%;查处商标违法案件3.1万件,案值5.5亿元,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持续提升。完善社会共治,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完善快速授权、确权、维权协调联动机制。
海关方面同样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一是持续保持进出境环节打击侵权高压态势,积极参与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清风’行动、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重大行动;部署开展专项行动,对重点航线及重点商品加大监管力度。二是发挥执法优势,完善打击跨境侵权违法活动的国际网络,同时加强与国内其他部门的执法联动,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综合治理。三是坚持打、促结合,鼓励支持企业开展创新。2015年11月1日起,取消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费,累计直接为企业节省费用2813万元;推进知识产权备案及案件办理全程无纸化,加快办案速度;提供知识产权状况预确认服务,确保合法货物快速通关。四是注重宣传培训,不断提升全社会创新和尊重知识产权意识。”金海表示。
中国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的立场明确而坚定
2018年,全国行政执法机关查处侵权假冒案件21.5万件。“侵权假冒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造成危害,中国政府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的立场明确而坚定。”甘霖透露,在严厉打击侵权假冒方面主要采取了六大措施。
“一是开展重点领域整治。强化对互联网、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市场、进出口环节等侵权假冒高发多发领域和地区的监管。二是建立惩罚性赔偿机制。《商标法》率先规定惩罚性赔偿,将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最高赔偿额提高到了五倍。《专利法》修正案草案明确对恶意侵权行为可处以最高五倍的惩罚性赔偿,大幅提高侵权违法成本。《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也将对惩罚性赔偿予以规定。三是强化司法保护作用。2018年,全国公安机关破获侵权假冒犯罪案件近1.9万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306件5627人,法院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近32万件。”甘霖说,“四是推进跨区域执法协作。京津冀、长三角、泛珠三角、丝绸之路沿线4大区域协作持续深化。13个省市联合开展电商打假‘云剑联盟’行动,共破获侵权假冒案件158起,涉案总价值20多亿元。京津冀晋蒙浙六省市开展互联网打假区域协作对接。五是实行失信联合惩戒,让市场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中国’网站归集信用信息300亿条,公开信用信息2.45亿条。六是创新执法监管方式。”
我国正成为国际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的“优选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平等保护各类企业合法权益,坚决依法惩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和有利于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的良好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林广海介绍,近年来,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乔丹”商标争议行政纠纷系列案、华为诉三星专利侵权纠纷案等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案件。中国法院已成为世界上审理知识产权案件尤其是专利案件最多的法院,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公信力、吸引力、影响力显著提升,外国当事人自愿选择中国内地法院作为诉讼地的知识产权案件不断增多,我国正日益成为国际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的“优选地”。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知识产权法庭,同时在地方设立19家跨区域管辖的知识产权法庭,统一审理专利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民事、行政知识产权案件。“依法审理商标和反不正当竞争案件,加强中外驰名商标保护,规范对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用与保护,制裁假冒商标、恶意抢注、搭车仿冒等商标侵权行为。依法审理著作权案件,加强著作权保护,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对文化创新的引导和保障作用。依法审理知识产权行政案件,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规范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行为。依法审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有力震慑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林广海表示。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除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我国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甘霖介绍,优化营商环境以商事制度改革为重点,充分释放市场活力。企业开办时间降至8.5个工作日以内,“证照分离”改革有序推开,全面优化“多证合一”改革,外资企业设立实现商务备案与登记注册“一口办理”。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改革,取证时间从法定60天大幅缩短至平均9天。加快食品生产和经营许可改革,简化境外上市新药审批程序。
“加大反垄断执法力度,严厉查处民生领域价格垄断行为;公平竞争审查成效显著;开展涉企和民生领域价格收费专项检查、进出口环节收费专项整治,加强电力、房地产等重点领域价格监管,查处案件1.8万件;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查处案件1.1万件。”甘霖透露。
着力改善消费环境。推动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全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4.16%,40余万家企业完成质量管理体系升级。推进重点领域市场监管,强化网络交易平台监管,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
此外,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监管效能有效提升。开展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13.5万户。加快完善信用监管机制,强化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累计限制“老赖”任职30.8万人次。“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改善幅度居全球第3、东亚太平洋地区之首。”甘霖指出。
- 能源局明确涉电力领域失信惩戒对象管理工作 2019/05/16
- 政府讲诚信才能取信于民 2019/05/16
- 江苏家政服务业建立诚信平台 设“黑名单”机制 2019/05/16
- 13000余项证明事项被取消 13省份5部委将试点告知承诺制 2019/05/16
- 北京:地铁内大声外放视频或音乐纳入个人信用不良记录 2019/05/16
- 第七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暨“互...
- 《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
- 诚信建设万里行
- 长三角地区深化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
- 第七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暨互联网+...
- 中国商务信用联盟成立大会暨商务信用建...
- 聚焦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指导意见
- 信用助力慈善还需法治护航
- 国富泰邀您乘坐G2017高铁 201...
- “诚信春运”:让回家的路更加温暖
- 聚焦2017电商诚信新进程
- 2017中国商业特许经营信用体系建设...
- 第六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成功在京召...
- 公务员诚信建设 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
- 共享单车火爆的背后 折射出诚信的隐患
- 社会惩戒到底有多严?诚信体系建设体现...
- 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培训会成功召开。
- 国富泰与您共建"诚信之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