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信用工作 > 正文
分享到: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努力打造诚信山西
2016-03-24 10:35:13 来源:山西经济网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诚信”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对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诚信”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对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时代呼唤诚信,为了进一步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的诚信体系,充分发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日前,省发改委邀请省工商局、省消协、省质监局、省住建厅、省卫计委、省食药监局及省金融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结合本部门诚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广泛的座谈交流。为此,记者进行了专门采访。
        记者:大家都知道,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有信则立,无信则废,如果诚信缺失,必然会破坏市场环境,降低经济运行效率,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应有之义。那么,我省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如何、有何特点?
        省发改委:2015年以来,我省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积极探索,大力推进,各项工作成效初显,概括为“一个保障,两个亮点,三个推进”。
        “一个保障”是指建立了工作保障体系。省政府建立了由省发改委和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共同牵头、涉及41个部门和单位的山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机制和联络员工作制度,不定期组织召开会议研究推进落实工作。
        “两个亮点”主要体现在信用制度建设和共享平台建设上。省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山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山西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山西省企业信用行为联合奖惩办法(试行)》、《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建立企业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交换共享机制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以及《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实施意见》等。省文明委印发了《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实施意见》,围绕信用信息公示、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使用、诚信文化教育、建立企业信用承诺制度等建立了各项制度。二是省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进展顺利。省平台既包括硬件建设,也包括业务系统、数据库、标准体系等软件内容。目前已整理了部分政务信用目录,与国家对接了相关标准。平台门户网站“信用山西”网已上线试运行,开设了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栏目。截至目前,已归集了21个部门四万多条信用信息,实现了与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和数据交换,以及与“信用中国”网站的链接。
        “三个推进”包括试点工作稳步推进、联合奖惩稳步推进、诚信宣传稳步推进。
        省政府确定的食品生产经营、药品生产流通、融资担保、医疗机构、价格管理、环境保护和建筑市场等七大试点领域的信用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确定了太原市作为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综合性试点。
        联合奖惩方面,省发改委联合省国税局、地税局等23个部门转发了国家《关于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合作备忘录》,联合省工商局等40个部门转发了《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省高院积极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税务部门与银行开展银税合作,通过“税易贷”帮助纳税信用优良企业以信融资;太原市开展民营医院价格信用等级评定工作,联合奖惩机制初见成效。

 诚信宣传方面,“信用山西”网的试运行,人行太原中心支行在全省范围开展为期半年的“加强诚信宣传教育、提升国民信用水平”专题宣传活动,组织开展“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宣传活动;省物价局在山西价格网、价格杂志和各类新闻媒体开展价格诚信宣传报道;省工商局开展“诚信示范市场”、“信用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等。

记者:山西诚信文化源远流长,具有诚实守信的光荣传统,晋商驰骋五百年,靠的就是“以诚取信、以义制利”的诚信精神。政府的诚信建设,对社会将起到带头和标杆的作用,社会风气也会随着主导的引领而逐渐向好。请省住建厅,省卫计委,省食药监局,省金融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谈谈做了哪些工作?

省食药监局:对全省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职责分工、信用档案建立、信用信息归集、信用等级评定及分级管理、信用信息查询与公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以及责任追究等进行了系统规定。
        在许可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信用信息,对全省47万余家企业基本建成了“一户一档”的食品药品企业安全信用档案。全省158家药品生产企业基本信息已全部在省局信息化平台生成并能正常查询。投资5000余万元正在建设全省统一的食品药品企业信用信息电子平台,平台设立了建档、归集、公示等分级权限,逐步实现与相关部门信用信息数据平台的对接。
        选择太原、晋中和吕梁的孝义市为试点,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以食品分类、企业分级、监管分等的新监管模式。推行质量授权人制度。要求大、中型生产企业应至少配备一名质量安全受权人,小型企业的质量安全受权人必须由负责人亲自担任,从而找到了在企业内推行诚信体系的抓手。
        省金融办:制定出台了《融资担保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试行)》,建立健全融资担保领域信用体系制度。选择太原市作为全省融资担保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推进区域。积极开发融资担保领域信用信息平台。起草完成《山西省融资担保公司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加强融资担保公司的信用分级评价。同时,对全省555家小贷公司进行信用分类评级,参评率96.30%,评定出A级72家,B级298家,C级151家,D级34家。
        此外,开展了一系列改善金融生态,优化信用环境的措施。着力解决金融机构反映强烈的108个共性问题。二是逐行“打包”解决金融机构的个性问题。三是“一企一策”帮扶困难企业。四是多措并举防范非法集资风险。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对非法集资活动的辨识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省卫计委:制定《山西省医疗卫生信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试行),确定了太原市6区4县为我省医疗卫生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成立了省医疗卫生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组。出台《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对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进行分级、分类,实行分级监管。持续保持打击非法行医高压态势,2015年全省查处取缔“黑诊所”、游医摊点等无证行医案件1083件,罚款145万余元,没收违法所得13.2万余元,一些多年沉积的案件得到了有效处理;查处医疗机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3438件,罚款480.5万余元,没收违法所得23.66万元;查处医疗广告和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案件334件。移送公安机关等部门案件39件,通报文化行政主管部门9件。办理吊销许可证、停业整顿、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处罚、罚款5000元以上的典型案件84件。
        搭建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向省信用信息平台“信用山西”网站报送公示了2015年实施的医疗机构、采供血单位、涉水企业、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公共场所等全部行政许可项目188项;报送2015年实施的医疗卫生机构依法执业、放射诊疗、传染病防治、医疗广告等方面的行政处罚项目43项。全力打造12320服务平台,截至目前,12320卫生热线共发送各类医疗卫生健康短信、微博、微信133.8万条,受理咨询、投诉、举报、建议、表扬、预约挂号、接收短信等各类服务4.84万人次,办结率99.5%,回访满意率99.49%。
        省住建厅:制定了《山西省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方案》,成立了省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领导组,构建山西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一体化工作平台,确定了“统一规划、整合资源、点面结合”的原则,通过项目、企业、人员三大数据库的建设,形成以项目管理为主线,以企业人员管理为支撑,项目和市场主体信息相互关联的监管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了网上审批、市场监管、信息公开等功能。制定了《山西省建筑市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方案》,实现与住建部系统的实时对接与联通,信息采集工作也已经全面开展。

研究修订《工程建设企业资质动态考核暨诚信评价办法》和《山西省建筑业企业建筑市场诚信评价管理办法》,将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与其市场行为、质量安全等相结合,实现市场和现场、人员资格和企业资质的联动监管,同时将评价结果作用于企业的工程招投标中,引导企业诚实守信、合法经营、规范行为、创新发展,实现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强化建筑市场监管,完善诚信系统基础数据,建立诚信档案。加强对企业和人员监管,连续8年开展建筑业等企业动态考核评价工作,根据企业诚信等级实行差别化管理。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