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信用工作 > 正文
分享到:
    
年报信息首次用于惩戒 沪15家不诚信企业被拒门外
2015-08-07 10:04:47 来源:解放日报
企业年检改为年报信息公示,极大地方便了企业,但商事制度改革不是只有“宽进”,另一大改革方向,即事中事后的“严管”正在有序推进。上海市工商局昨天宣布,由于申报上海市著名商标的信息与其年报公示相关信息不符,且未能提供有效说明,15家企业被视作提交虚假材料,其上海市著名商标的申报不予审查通过。

本报讯(记者陈玺撼)企业年检改为年报信息公示,极大地方便了企业,但商事制度改革不是只有“宽进”,另一大改革方向,即事中事后的“严管”正在有序推进。上海市工商局昨天宣布,由于申报上海市著名商标的信息与其年报公示相关信息不符,且未能提供有效说明,15家企业被视作提交虚假材料,其上海市著名商标的申报不予审查通过。

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如何将企业年报公示信息有效地利用到事中事后的“严管”,一直缺乏实质性进展。此次上海将15家企业挡在上海市著名商标“大门”之外,就是首次将年报等企业信用公示信息用于联合惩戒,体现了信用监管的威力,在全国也走在了前列。

“过去,好多企业都有好几本账,给工商一本、给税务一本,各不相同。”市工商局商标处处长林海涵坦言,此前在上海市著名商标评选过程中,监管部门就曾经多次发现,为了让自己的业绩看起来更“亮丽”,有不少企业交上来的主营收入、利润和税收等指标,比报给税务部门的要多得多。但过去由于部门信息不通,这样的情况很难被全部发现,就是发现了也很难有法规可以约束企业,最多只能将材料退回,想要进一步调查企业是否偷税漏税,也有一定难度。

企业年报信息公示后,事后监管就有了一柄“利剑”。监管人员介绍,今年有234家企业新申报上海市著名商标,把他们的申报材料和网上的年报公示信息一一比对,抓出了15个“可疑分子”:有企业营业收入多报了1.6亿元;有企业的利润在年报时填为负数,评著名商标时却变成正数,前后相差近2000万元,且都给不出有说服力的理由,最终申报材料被退。

工商部门还将对他们作进一步调查,看他们此前公示的年报信息是否造假,一旦查实,情节严重的企业可能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甚至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对进入“黑名单”的企业,工商部门将依据相关规定,永久取消他们申报上海市著名商标的资格。更为严厉的是,“黑名单”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管相关信息也将纳入信用监管体系,他们的任职资格等相关事项将受到限制,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商事主体的董事、监事及包括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等在内的高级管理职务。

上海过滤掉15家不诚信企业,拉开了利用企业信用公示信息进行联合惩戒的序幕。“这说明企业年报公示信息不再是网上的‘死数据’,而是可以用到所有市场监管领域的‘活鱼’。”林海涵表示,未来税务、海关等部门在对企业进行审计,或质监等部门评审上海名牌等荣誉时,都可以把企业提交的数据和网络公开数据一一比对,避免出现“两本账”,并形成部门之间的联动惩戒,真正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信用约束格局。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