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综述
高铁通车运行不久,便频频遭遇由天气引发的故障,这给高调而来的高铁带来始料不及的影响。高铁引发的各种舆论还没有停止,“7·23”动车追尾特别重大事故,又引发全国范围内的重大舆论风波。
七月里,多雨的天气,给这个月份平添了几分悲情色彩。在每一次暴雨、阵雨、雷阵雨过后,总会有一个或几个让人感伤的故事发生。故事的主角不是电影里的明星,也不是当政的官员,亦不是被冠以各种名号的红人或达人,而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们。
行驶在温州路段的动车,官方称因遭遇雷击造成动车系统失灵,最终致使两动车相撞的惨剧发生,以至于两百多人伤亡,无辜的受害者,可怜的遇难者,他们是不幸的平平凡凡的群众。灾难发生在他们身上,很多人除了表达同情之外,更多的人对他们的遭遇向责任部门发起大规模声讨。
“7·23”动车追尾特别重大事故发生后,经铁道部对事故原因的初步了解,铁道部解释称,雷击造成设备故障导致了特别重大事故的发生。
对于这样的解释,很多人包括该领域的专家并不信服,反而质疑声四起。把事故归咎于自然灾害,很多网友表示,这对在事故中伤亡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公平,不负责任的。
如果确实如官方解释的那样,雷击造成设备故障,这只能说明在动车运行的先期,有关部门没有做到对动车上的设备进行很好的检测、实验工作,包括各种系统设备抵御不同自然灾害的检验工作。这对于此次事故的造成产生了间接影响。从这个角度讲,人为因素成为“7·23”动车追尾特别重大事故的主因。
在有关专家质疑“雷击致使设备故障造成事故发生”这一解释时,更多专家和网友认为,调度人员失职、驾驶人员疲劳驾驶,是造成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如果参与动车运行的每一环节的人员,都做到了有效的衔接,每个步骤进行的都很顺畅,沟通的很有效,那么灾难也就不可能发生。
事件概述
2011年7月23日20时30分,北京南开往福州的D301次动车组列车运行至甬温线上海铁路局管内永嘉~温州南间,与前行的杭州开往福州南D3115次动车组列车发生追尾事故。
事故造成D301次动车组列车第1至4位车辆脱轨坠落桥下,其中1节车厢悬空;D3115次动车组列车第13至16位车辆脱轨。事故已造成40人死亡、192人受伤。
据上海铁路局有关人员表示,事故原因是动车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造成追尾、脱轨。
上级反应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当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务必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组织好救援工作,同时查明原因,做好善后处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也作出重要批示。
受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委派,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率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赶赴现场,指导事故救援、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
24日14时许,张德江主持召开现场会指出,前一段救援工作及时有效,下一步要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千方百计调动一切医疗力量进行救治、千方百计减少因伤死亡、千方百计减少因伤致残;认真做好遇难、受伤人员的善后工作;继续做好滞留旅客疏散的后续工作;抓紧清理现场,尽快恢复通车,注意现场清理工作安全,加强列车运行科学调度,开展全路安全检查;加强宣传舆论工作,公开、透明发布事故消息,及时、准确报道救援进展情况;成立事故救援和善后处置工作指挥部。
张德江在会上宣布,成立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由安监总局局长骆琳任组长。事故调查组将开展事故调查工作,查明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员。
铁道部反应
铁道部迅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全力做好事故救援工作。
一是接到事故报告后,铁道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部党组书记、部长盛光祖等领导同志第一时间赶到调度指挥中心,制定救援方案。盛光祖部长对救援作出具体部署:立即组织足够力量,尽最大努力,以最快速度抢救伤员,把伤亡降至最低程度;协调地方政府和卫生部门,不惜一切代价,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对滞留旅客搞好服务和转运工作;对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查清原因,深刻吸取教训。盛光祖部长,胡亚东、卢春房副部长,铁总何玉华主席及有关司局负责同志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工作。
二是铁道部领导紧急与浙江省领导沟通联系,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力量,对救治伤员、事故救援等工作给予全力支援。
三是上海铁路局局长、党委书记立即赶赴现场,组织铁路干部职工,迅速展开伤员救治和事故救援,做好滞留旅客的服务和转运工作。发生事故列车的旅客已转运到温州南站。
7月24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甬温线“7·23”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新闻发布会上表示,“7·23”甬温线特别重大交通事故是掩埋不了的,现场掩埋坠落车头是为了给后续救援车辆提供方便的地形条件。
王勇平表示,他从西藏飞赴事故现场,落地之后看见工作人员就地掩埋车体便立即发出了疑问,为什么会有这么愚蠢的想法,这么大的事故是能掩埋掉的么?现场工作人员解释,并非为了“毁灭证据”而掩埋车头,而是因为当时的现场情况特别复杂,需要把车头埋进泥潭里,铺上土“垫脚”,后续的救援装备才能进入现场核心进行施救。
王勇平在发布会上表示,他个人相信这种说法。
最高检介入
26日上午,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成立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已派员赶赴温州参与事故调查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事故发生后高检院十分重视,指派铁路运输检察厅和渎职侵权检察厅负责人带领相关同志迅速赶赴现场,积极参与事故调查工作。24日一大早,铁路运输检察厅负责人迅速带领两位同志赶往事故现场。到达温州后,铁检厅工作组与上海铁路运输检察分院、杭州铁路运输检察院的同志一起察看事故现场,配合救援工作。当晚,铁路运输检察厅负责人召集上海、杭州两级铁检院领导和工作组成员,研究检察机关事发后如何介入充分发挥法律监督作用,并要求两级院侦监、公诉、渎检等有关部门抽调专人组成工作组,及时掌握情况,研究法律问题,做好下一步工作准备。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成立后,高检院渎职侵权检察厅2名同志也立即赶赴温州参与事故调查工作。
这位负责人表示,高检院介入这次事故调查,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将与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协作配合,严格按照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权和工作程序,参与相关工作,强化法律监督,对于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协助国务院调查组做好善后工作。
事故原因
7月24日,铁道部召开“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新闻发布会,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通报事故情况时称,初步了解,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原因是“雷击造成设备故障”导致的。
当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铁道专家王梦恕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称,造成这起事故的可能原因是列车司机的“过劳”驾驶。
目前,对于事故发生原因究竟是自然因素导致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有关部门仍在进一步的调查当中。一位参与铁路电网建设的专家透露,事故调查组尚未得出结论,但将调查方向面瞄准信号系统和防护系统。
事故影响
途经甬温线事故路段至福州动车全面晚点
25日晚22时24分,记者在福州南站看见,由上海发往厦门,途径事故路段甬温线的D3117次列车停靠该站,比预定时间19时39分晚点近三个小时。
经询问,福州火车南站工作人员介绍,由于事故路段限速等原因,事故车次D3115次列车最早将于26日0时10分抵达终点站福州南站。这将是“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该次列车首次全程通行到达福州。
记者注意到,途经甬温线事故路段动车全面晚点。原定25日21时01分抵达福州南站的D381次列车预计将于23时33分驶抵该站,晚点152分钟;原定22时45分抵达福州南站的D3101次列车将于26日凌晨1点09分抵达,晚点144分钟。
杭州至福州温州方向8车次停运 3车次终点调整
记者今天从铁路杭州站获悉,7月26日,杭州至沿海方向的部分列车停运和调整终到站:其中包括杭州站往返福州、温州方向的5列动车停运,经停杭州南站的从上海虹桥开往福州南、福州南开往上海虹桥的3列从车,其他3列车次所到的终点站都有所调整。
杭州站停运列车:杭州开往福州南D3111次停运。杭州开往温州南D5573次、温州南开往杭州D5572次 停运。杭州开往温州南D5571次、温州南开往杭州D5574次停运。
专家观点
铁科院专家:中国的动车号称是全天候的。既然是全天候,也就是说除了地震、海啸外,像雷电、风雨等气象情况都应在防范范围内。雷击导致动车动力系统失灵,可以说概率非常非常小。如果说存在雷击因素,与之相比,人的因素大得多。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孙章:天灾是外因,会通过技术或管理上的缺失、失误而造成严重事故,应该有人为责任在。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院长彭其渊在听到消息后相当震惊,“动车的安全性很高,追尾这种事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中国铁道学会安全委员会秘书长李仲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现有的铁路,分为很多闭塞分区,如果前面的闭塞分区有车占用,轨道电路会显示红灯,后面的列车看到红灯就不会进入,如果列车强制进入,车辆的自动停车装置就会自动停车。传统的既有线自动闭塞设备就完全能够防止出现追尾,而高铁的设备要优于既有线的设备。“可能是信号系统出现了问题。”李仲刚表示。
中华铁道网CEO于丁表示,近几年的高铁建设速度过快、工期太紧,因此在质量方面控制方面存在很大的难度,并且在招标上有最低价中标的现象,这容易使个别企业为中标不择手段,以低于造价、低于供货价来竞标。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材料的质量可能会产生问题。一位信号设计总工程师则表示,事故的发生应该是几种因素叠加在一起造成的,除非人工切除车载列车自动保护系统,否则不会发生追尾。如果人工没切除列车自动保护系统,就可能是设备的原因。
舆情分析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迅速成为一宗震惊国内外的重大舆情事件。据风险雷达舆情监测系统(yuqing.bcpcn.com)到的该事件的舆论信息显示,新闻报道14100篇、微博15799364条、论坛贴文63265篇、博客文章6098篇、视频报道1560次。(系统监测时间为7月25日15点)
从风险雷达舆情监测系统(yuqing.bcpcn.com)监测到的数据分析,各大微博成为这次事故各方面信息传播和获取的集散地,同时微博信息的不间断更新、流通,使得事故的处置过程更为透明化、公开化,从而各大微博起到了对事故处理相关部门的监督作用。
该事件发生两小时后,系统监测到的《温州动车脱轨事故已致33人死亡》这篇报道,截止到目前已引发134933人参与讨论,网友跟帖68705条,微博转发493次。(系统监测时间为7月25日15点)
从网友的热议中分析,众多网友对此次事故的处理工作,尤其是对掩埋事故车厢这种有“毁掉现场证据”的举动强烈怀疑和不满,尽管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称这是为了救援需要才做出的处置行为,但网友的疑惑并没有排除。
对于掩埋火车头这种“愚蠢”的举动,招致了众多网友、记者和专家的非议和不解,网友表示“这是在毁灭证据”,此举给铁道部又带来不小的舆论压力。事故处置到这一地步,铁道部对整个事故及舆情处理流程和办法,并没有显现的很有效,反而招来一波又一波的质疑声和声讨声。
有网友对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发布会上谈到的事发近一天后获救的小女孩项炜伊时,称“这是生命的奇迹”的说法,产生不解和不满。很多网友表示才展开施救不到一天时间,有生命获救这是很正常的,称这是生命的奇迹,言之尚早。很多网友同时质疑事故抢救和处置的进度和过程,众多网友和专家认为这是对逝者的不尊重,对有生还可能性受害者的不道义。
事故发生了,第一时间正确处置事故,对遇难者、伤者及时进行安置,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为平众怒和民愤,罢免官员、掩埋车头、各种解释,这些做法显得有些本末倒置。
很多人听惯了各种事故发生后的道歉和忏悔,甚至对此已经麻木了,问题出现了,一句道歉远没有及时的、公开的、正确的处理整个事故重要。
风险雷达舆情监测系统(yuqing.bcpcn.com)利用上千台服务器组成的云计算处理平台,采用全球独创的专利技术“PeopleRacnk”算法,所开发的舆情监测系统支持对海量信息库的高效搜索以及对于各种论坛、贴吧、博客等网站进行垂直抓取;对发现的数据进行逐条质量评价与分析,自动过滤掉无价值的信息,降低数据冗余,提高监测精准度。对抓取到的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从而为政府和企业客户提供精准有效的互联网舆情数据服务。
- 【贴吧】深圳举报政府采购违规行为最高可奖十万元 2012/06/08
- 【贴吧】淘宝购物被拆封 快递公司出内鬼? 2011/10/25
- 【舆情分析】官员如何打开舆论的“任督二脉” 2012/05/28
- 【博客】中金所:对违规行为“零容忍” 2012/03/15
- 【微博】纠风督查 140家违法快递被取缔 2012/01/09
- 地沟油舆情:呈现社会灰暗行为舆情的典型特点 2011/10/24
- 【贴吧】散装蛋“生日”不明一次别买太多 2012/06/12
- 【社区】“太子乐”等婴儿奶粉 检出夺命菌 2012/06/11
- 【贴吧】“立顿”袋泡茶被曝含高毒农药 2012/06/11
- 【博客】深圳累计缴费需满25年 断3月清零 201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