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舆情动态 > 正文
    
邹平一中”谈话死”事件舆情分析
2011-09-07 14:43:27 来源:BCP中国商务信用平台

1.2 邹平一中“谈话死”事件概述

 

近日,一篇名为《邹平县第一中学惊现“谈话死”》的帖子被各大网站转载,并引起网友热议。帖子称,3月11日晚8时,山东滨州市邹平县一名17岁的高二学生范鹏飞在被班主任叫出去单独“谈话”时突然死亡,而整个过程只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网友将其称作史无前例的“谈话死”。(来源:3月29日《羊城晚报》)

 

3月28日,记者从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相关部门获悉,山东“谈话死”的小伙子范鹏飞被认定是其老师过失致死,如今,范鹏飞的老师柴某某已经被警方拘留。司法部门通过介入调查,证实柴某某谈话期间与学生发生推搡行为,涉嫌过失致人死亡,构成犯罪。柴某某现已被刑事拘留。由于事发时,只有柴某某与学生范鹏飞两人在场,实际过程仅有柴某某一人知情,公安机关调查取证的相关情况需要经过司法程序最终认定,届时邹平县将及时对外发布。(来源:3月28日,山东新闻网)

 

事件发生后,全国范围内的各大门户网站、报纸、电视等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评论,社会各界也对中小学校的体罚事件、暴力事件议论纷纷。

 

那么,邹平一中“谈话死”事件是如何传播出去,并发生如此大的社会影响呢?

 

二、 “谈话死”事件舆情传播分析

 

2.1 网络舆情溯源分析

 

风险雷达舆情监测系统可以对全网范围内的论坛、博客、微博等社区平台进行监测,为用户提供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服务。系统监测到邹平一中“谈话死”事件后,将监测数据回溯到3月11日事件发生当日,设置相关监测关键词,进行垃圾信息过滤,跟踪监测设置、预警监测设置等等,并持续监测。

 

根据风险雷达舆情监测系统溯源分析发现,邹平一中“谈话死”事件并不是由新闻网站或报纸、电视等媒体源发并传播的,而是从网络社区源发的。

 

最早发布邹平一中“谈话死”的网络平台是天涯论坛,最早的网帖是2011年3月14日13时46分“天涯论坛”天涯杂谈上的《山东滨州邹平一中高二?一班班长范鹏飞被"谈话死》(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115958.shtml)一文,在当日就有50余名网友跟贴,1400多名网友点击阅读。该网帖作者为“叶落冰凝”,系统对该网民进行跟踪监测。

 

当日15时43分,该网帖被网民转载发表于“网易论坛”上,即[转]《邹平一中竟有人被“谈 话死”!为范同窗鸣不服!》(http://bbs.news.qica.org/bbs/society/201590145.html)。16时29分,转载于“生命之歌论坛”( http://bbs.51smzg.com/viewthread.php?tid=60551)。

 

当日19时之后,在百度吧的“邹平吧”里,该事件迅速成为“邹平吧”的最热烈的讨论话题。同时,邹平一中在发生“谈话死”后,艺术楼又发生闹鬼事件。网络里也是吵得纷纷扬扬。

 

溯源分析可知,正是由于天涯论坛的源发,并经网易论坛、百度吧等社区论坛广为转载,同时引爆各新闻媒体的关注。因此,邹平一中“谈话死”事件之所以传播如此广泛,引发的社会震动如此之大,真是因为网民草根力量的推动。

 

2.2 舆情传播趋势分析

 

风险雷达舆情监测系统在3月14日监测到网络社区“天涯论坛”源发的邹平一中“谈话死”事件爆光贴之后,随即开展了对该事件的社区舆情监测。下图为该事件网络社区舆情传播走势图:

 

 

从图中可以发现:

 

(1)事件发生后的网络静默期:3月11日晚—3月14日午。3月11日该事件发生后,到3月14日中午,两天多的时间内,网络上并没有该事件的相关报道,直到3月14日下午2时许天涯论坛发布网帖打破沉默。

 

(2)网络舆情传播的第一阶段(草根传播阶段):3月14日下午—3月16日。3月14日,天涯论坛第一篇网帖发布后,迅速引起网民的关注。这部分网民的关注主要基于草根力量的推动,在3月14(25篇网帖)、15(36篇网帖)、16日(15篇网帖)引起了网民的转贴。

 

(3)网络舆情传播的第二阶段(“突发”热点效应衰减阶段):3月17日-21日。这一阶段,网络舆情传播逐渐减少,每日发帖量减少至10篇以下。这一阶段,由于事件发生后的“突发”热点效应逐步降低,网民关注的热情也逐渐消失。

 

(4)网络舆情传播的第三阶段(“新热点”再现阶段):3月22日-24日。由于3月22日,该事件出现新的热点话题——“家属称孩子头骨有裂痕”。死亡者头骨裂痕这一新的热点,再次引爆网络的关注。3月22日这一天,发帖量迅速从3月20日、21日的零发帖量暴增至123篇,随后两天继续保持高发帖量。这一期间,平面媒体的关注,引发了网络内外的热烈讨论,网络上的发言和评论更是汹涌如潮。

 

(5)网络舆情传播的第四阶段(等待真相期):3月25日—29日。在死亡学生头骨裂痕的热点传播之后,网络传播逐渐降低。

 

(6)网络舆情传播的第五阶段(官方信息发布期):3月30日-4月1日。3月30日,涉案教师被刑拘,这一事件发展的新转折,再次提起了网民的兴趣。同时,各大新闻媒体也纷纷跟进。网民的“围观”与媒体的“热闹”共同形成了又一次舆情峰值。在3月31日,发帖量高达253篇。

 

2.3 舆情传播特点分析

 

根据风险雷达舆情监测系统的监测,邹平一中“谈话死”事件的网络传播趋势与通常的突发性网络舆情和负面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基本相似,主要体现在:

 

(1)突发的负面舆情,容易在网络社区源发。这是因为,互联网2.0时代的到来,改变了网民被动接受资讯的信息传播模式。网民可以通过社区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平台,向网络上传自己的文章、图片等合法的各种信息。尤其是一些负面舆情信息,很容易通过社区论坛等网络平台发布并传播。

 

(2)从负面舆情的传播趋势来看,网络舆情的传播来得快,去得也快。邹平一中的负面信息经天涯论坛发布后,在两三天内的网络关注度较高,但之后呈现传播疲软状态。如果没有新的热点,通常情况下该事件就会被网民遗忘。但当该事件又出现新的热点话题,如邹平一中“谈话死”事件中的“头部裂痕”、“教师被刑拘”等事件发展的新的进展被发布后,该事件再次被网络关注,并呈现深层报道特点。此时,政府部门或相关部门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网络舆情传播热点认知、舆情传播掌控能力与事件发展的走向密切相关。因此,提供网络舆情监测与处理网络舆情能力,对政府部门而言,是一项必须提升的执政能力。

 

(3)针对网络舆情传播特点,政府部门的应对原则应秉承公开、公正、及时、快捷。网络舆情发生后有“黄金四小时”之说,也就是说在网络舆情发生后的四小时内,要尽早、尽快处理,防止负面舆情的进一步传播。例如,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公关小组等,建立发言人制度、会商制度等。

相关文章